借助茶博会 亮相长三角——柘荣县在第七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上推介“柘荣高山白茶”并发布品质分析报告

字体:[] [] [] [打印] [关闭] 发表时间:2025-05-22 11:02:59.0  推荐人:吴恩银  推荐老区:福建省.宁德市.柘荣县  来源:今日老区

初夏绿荫长,杭城茶气香。5月21日上午,第七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在杭州市开幕,借此机会,柘荣县举办“柘荣高山白茶专场推介和品质分析报告发布会”,这是“柘荣高山白茶”公共品牌建设上里程碑式的盛事。县委书记张晓容致辞并推介,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茶业科技信息中心主任、研究员翁蔚发布柘荣高山白茶品质分析报告并解读。中科院院士陈宗懋视频祝贺,福建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袁忠贤和宁德市政协副主席黄建龙分别致辞,柘荣县人大常委会主任、茶产业领导小组组长陈龙营,宁德市茶产业发展中心主任李辉等有关领导和茶届大伽专家参加推介发布会。此外,发布会上穿插文艺、茶艺表演等,充分展示了柘荣茶产业风采。

据悉,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由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主办,以“茶和世界·共享发展”为主题,是中国唯一的国家级茶叶专业展。本次展会在浙江杭州国际博览中心1D展馆举行,时间从5月21日至5月25日,柘荣高山白茶企业共有16家参展。

柘荣地处“闽浙咽喉”的福建省东北部,位于北纬27度、平均海拔660米的闽东北山区的黄金产茶带,东接中国白茶之乡福鼎市,西连中国茶叶之乡福安市,北邻中国名茶之乡浙江省泰顺县,南靠世界最美的滩涂风光摄影圣地霞浦,享有“中国长寿之乡”“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中国太子参之乡”等美誉,拥有中国南方最大的高山草原鸳鸯草场、太姥山主峰东狮山、冰臼奇观九龙井等风景名胜。

近年来,柘荣通过对种、产、销等环节的全面发力和产业集群重点项目的建设,不断补链条夯基础,着力提升茶产业综合效益。从默默无闻的闽东小城,到“中国高山白茶之乡”“全国茶业百强县、全国重点产茶县、全国白茶重点产区、茶业最具投资价值县、茶叶投资价值新锐县”,“柘荣高山白茶”入选“2023年度福建十大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福建省茶产业标准化先进单位”,2024年,柘荣高山白茶以35.14亿元的品牌价值跻身中国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TOP50榜单,成为乡村振兴的“金叶子”。柘荣县致力于推动茶产业“规模化、品牌化、标准化”发展,把茶产业打造成联农带农富农的乡村振兴支柱产业,实现茶园建设、综合产值、品牌效应三大突破。从传统种植到全产业链布局,福建省柘荣县通过生态筑基、文化赋能、科技驱动与市场创新协同发展,日渐崛起。

据了解,柘荣是中国传统茶叶产区重要组成部分和白茶、绿茶、红茶、茉莉花茶的优势产业基地。这里群山环抱、峰峦叠翠,石涧甘泉、流水潺潺,2000多毫米的充沛雨量,71%的森林覆盖率,98%的空气质量优良率,气温较其它白茶产区平均低3-4℃,昼夜温度差大,空气清寒,使得茶叶生长缓慢、成叶周期长、内涵物质丰富,加上99座千米高山的天然蕴育,60多万亩富含锌硒的纯净土壤,成就了柘荣茶叶的高品,吸引全国百强茶企张一元、吴裕泰等国内大型茶企入住,成为农夫山泉、蜜雪冰城等10多家国家知名新茶饮企业产业供应端。2024年,柘荣茶园总面积达7.3万亩,总产量7853吨,其中白茶产量5118吨,位居全省第四,实现税收收入1420万元,比增5.4%,全产业链产值突破30亿元大关,尽显较为强劲的市场竞争力。

吴霖 摄

2021年11月柘荣县成功申创“柘荣高山白茶”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后,县里积极构建以茶叶为主导的“2+N”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战略,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茶”统筹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以“柘荣高山白茶”公共品牌建设为重点引领,以茶产业生态化、产业化、标准化、品牌化、机械化、数字化为方向,成立专门领导小组,组建工作专班,狠抓质量管控、品牌推介、标准建设、基础提升、龙头培育、茶文旅融合发展等环节,加上种植管理上推行“有机+”模式(如有机生态、有机野放、有机单株、高山野放等等),有力推动茶产业转型升级。

柘荣高山白茶的高品质,得到茶届专家的高度认可。感官品质鉴评专家组一致认为“柘荣高山白茶”具有“芽秀茸厚色如银、香幽味爽甘如饴”的独特高山韵。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农业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刘仲华高度肯定柘荣高山白茶“香、醇、厚、滑、甜”的特点,概括为:“白茶贵族,高山滋味”。

中华合作时报·茶周刊全媒体记者在深度采访柘荣高山白茶产业后,概括出了“好山场 ,生态筑基,孕育茶韵之魂;好工艺, 传统与现代交融,锻造茶之灵魂;好赛道, 差异化破局,开辟市场新蓝海”特点,给予白茶中“三好学生”的评价。

立足传统优势、拥抱新市场的开拓思路。从生态环境到车间生产,从传统工艺到精深加工,从茶青交易到终端销售,从在地文化到科技赋能,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生态价值、文化底蕴、产业智慧为一体,柘荣县将走出了一条“好山场”“好工艺”“好赛道”的“三好”融合转型升级之路。

文图来源:长寿柘荣

(0)